深圳的軟件公司-【談軟件工程方法學】

軟件工程方法學
深圳的軟件公司指出:最初,程序設計是個人進行的,只注意如何節省存儲單元、提高運算速度。后來,興起了結構程序設計,人們采用結構化的方法來編寫程序。結構程序設計只有順序結構、條件分支結構和循環結構這三種基本結構。這樣不僅改善了程序的清晰度,而且能提高軟件的可靠性和生產率。
后來,人們逐步認識到編寫程序僅是軟件開發過程中的-一個環節。典型的軟件開發工作中編寫程序所需的工程量只占軟件開發全部工作量的10%~20%。軟件開發工作應包括需求分析、軟件設計、編寫程序等幾個階段,于是形成了結構化分析、結構化設計、面向數據結構的Jackson方法、Warnier方法等傳統軟件開發方法,20世紀80年代廣泛應用了面向對象設計方法。
軟件開發方法學是編制軟件的系統方法,它確定軟件開發的各個階段,規定每一階段的活動、產品、驗收的步驟和完成準則。
軟件工程方法學有三個要素:方法、工具和過程。
◆方法:完成軟件開發任務的技術方法。
◆工具:為方法的運用提供自動或半自動的軟件支撐環境。
◆過程:規定了完成任務的工作階段、工作內容、產品、驗收的步驟和完成準則。
各種軟件開發方法的適用范圍不盡相同。目前使用得最廣泛的軟件工程方法學是傳統方法學和面向對象方法學。
(1)傳統方法學
采用結構化技術,包括結構化分析、結構化設計和結構化實現,來完成軟件開發任務。把軟件開發工作劃分成若于個階段,順序完成各階段的任務;每個階段的開始和結束都有嚴格的標準;每個階段結束時要進行嚴格的技術審查和管理復審。傳統方法學先確定軟件功能,再對功能進行分解,確定怎樣開發軟件,然后再實現軟件功能。
(2)面向對象方法學
面向對象方法學是把對象作為數據和在數據上的操作相結合的軟件構件。用對象分解取代了傳統方法的功能分解。把所有對象都劃分成類,把若于個相關的類組織成具有層次結構的系統。對象之間通過發送消息相互聯系。
以上就是深圳的軟件公司-談軟件工程方法學全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